开局一碗百家饭,解锁孝善全满贯!-中国文明网

开局一碗百家饭,解锁孝善全满贯!

发表时间:2025-11-07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刘家婆好命啊!德才这女婿,比亲儿子还亲!”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三封寺镇莲花堰村,提起段德才,乡亲们总会竖起大拇指。

  段德才精心照料患病的嗣岳祖母,守护失智失能的岳母,抚养养女和侄子,孝老爱亲的事迹传遍十里八乡。

  殚精竭力,让两位老人颐养天年

  11月3日,外出务工的段德才回到家里收拾卫生,水泥院坝被扫得泛白。

  后院要热闹不少,4头土猪在槽里拱食,二十几只土鸡扑腾着抢玉米粒。

  妻子易新梅系着洗褪色的围裙在灶台上操持中饭,她平常在县城带孙子。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平常靠段德才一人从早忙到晚。

  1996年,段德才家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人——84岁的嗣岳祖母李冬秀。

  李冬秀老人因房屋坍塌无家可归,段德才的岳父身患重病无力赡养。看着老人仅有的几件破旧衣裳,段德才不顾自家的经济压力,将老人接进了家中。

  李冬秀患有严重的银屑病,皮肤瘙痒时常常抓得满身是血,血迹浸透衣物、弄脏被褥,脱落的皮屑在地上铺了一层。段德才四处寻医问药,买来对症药膏,每天早晚为老人涂抹。每隔几天,他就烧一锅艾叶水,为老人擦拭身体,再把被褥衣物搬到阳光下暴晒,房间里始终飘着淡淡的艾草香。

  老人爱吃猪蹄,段德才省下饭钱,隔三岔五炖上一锅,看着老人吃得香,他笑了。这份照料持续了4年,直到2000年春天,88岁的李冬秀安详离世。

  “有责任心,有担当,他撑起这个家。”妻子易新梅这样评价爱人。

  2021年底,76岁的岳母刘玉珍又成了段德才的牵挂。

  老人因老年痴呆症导致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易新梅的兄弟在异乡打工,易新梅的姐妹也无力承担照护之责。

  段德才和易新梅商量后,将岳母接回家中。为了让老人住得舒服,他在房间装上防蚊纱门和纱窗,夏天蚊虫再没侵扰过老人。冬天则生起土炉,每晚起夜4次添柴。

  一次,岳母偷偷跑出家门,段德才从清晨找到深夜,终于在邻村草丛中发现蜷缩的老人。面对老人发病时的打骂,他只是笑着说:“妈,咱回家,我陪您。”在他的照料下,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大小便失禁得到控制,甚至能认出人来。

段德才给岳母备药。

 含辛茹苦,为两个孩子照亮成长之路

  段德才的卧室里有一张2008年拍摄的全家福,他的养女在中间,笑容灿烂。

  1991年冬天,家门口的婴儿啼哭声惊醒了他。打开门,台阶上放着一个襁褓中的女婴,纸条上写着出生年月。

  看着婴儿微弱的呼吸,他咬咬牙:“这娃,我养了!”他给孩子取名段传凤,视如己出。那时他家境贫寒,家里已有两个儿子,缺粮时他宁愿自己吃剩饭,也不让传凤受一点委屈。

  2017年传凤出嫁,他坚决不收彩礼,还拿出3万元积蓄帮女儿安家,“只要孩子过得好,比啥都强。”

 

段德才夫妇与女儿合影。

  在段德才家里重获温暖的,不只是传凤这一个孩子。

  2005年,段德才的妻弟离婚后外出打工,3岁半的侄子易亮成了留守儿童。

  他再次伸出援手,将易亮接到家中。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全由他承担,高中毕业后还掏出5000元学费送他去烹饪学校学艺。

  多年后,易亮准备买房定居,段德才又凑了3.5万元塞给他:“安心成家,姑父支持你。”

  如今,易亮逢年过节必回家看望段德才,“没有姑父,就没有我的今天。”

  为了不让孩子辍学,段德才年轻的时候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10辆拖拉机的砂石他一天就能挑完。

  现在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有的在县城,有的在外省,见面的时间比过去少了很多,段德才的手机用得不熟练,不咋会视频聊天,每当想孩子了,他就会轻轻擦拭卧室里的这张全家福照片。

  操劳半生,段德才比照片里的自己消瘦了不少,去年高血脂住院,他瘦了15公斤。妻子易新梅打趣道:“老段没口福了,家里这几头猪吃不上了,等到腊月,全部做成腊肉分给孩子们。”

段德才夫妇与侄子视频聊天。视频截图

  “我是吃着‘百家饭’长大的,看到有人困难,能帮一把是一把。”段德才不仅是家里的“大家长”,还是村里的组长,在村组公路、美丽屋场、堰塘水坝、农村绿化等建设中发光发热。

  段德才每年自付电费,抽水灌塘,供周边10多户农户免费从自家塘中抽水灌溉。年复一年,大家想分摊点电费,他总是摆手拒绝。

  10月15日,得知自己获评“中国好人”,段德才的心里很平静,他把荣誉看得很淡:“我只不过做了该做的事,承担了相应的责任,看到大伙越过越好,是我最大的动力。”(记者 杜立 通讯员 姚广 吴巍伟)

【责任编辑:刘朝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