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兩院院士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科教興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科技強國之路。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中國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我國科技發展的方向就是創新、創新、再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總書記深刻地指出,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堪稱是給全黨全國上了一堂深刻、系統的自主創新“公開課”。習總書記縱論古今中外歷史,前瞻人類發展大勢,深刻闡述了科技實力如何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系統指明了我國如何緊緊抓住推進科技創新的重要歷史機遇,力爭在新一輪科技競爭中后來居上、彎道超車的著力點和路線圖。
習總書記就推進科技創新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新思想、新論斷、新任務、新要求,是指導我國經濟工作的重要遵循,必將激發全黨全國更加堅定有為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更加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以強大的科技創新力量托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是習總書記對我國科技工作的明確指示,是立足國際經濟科技發展大勢所作出的前瞻和預警,也一語道破了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命門”。作為世界第二經濟總量的大國,我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奇跡。如今“中國制造”遍布全球,“制造業大國”桂冠令世界驚羨。然而,大和快的另一面是大而不強、快而不優,主要依靠資源等要素驅動的粗放型發展方式不可持續。例如,中國是手機制造大國,全球77%的手機是中國造,可只有不到3%的手機用的是“中國芯”。我國芯片產業長期被國外廠商控制,每年進口需要消耗2000多億美元外匯,已超過了石油和大宗商品,成為第一大進口商品。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3200億美元,全球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國,“中國芯”的市場份額只占10%。
這種在核心技術上受制于人的困局,幾乎滲透在中國制造的各個領域。記者曾經到世界最大的某圓珠筆生產基地采訪,這里每年生產加工圓珠筆62億支,相當于全球人均近1支。然而,每支圓珠筆只有兩三分錢的微利。一了解才知道,圓珠筆筆尖那一顆小小的珠芯居然要進口。“空芯”的結果,加上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利潤也就只有幾分錢了。歷史地看,這種“以量取勝”,賺廉價“加工費”的制造業模式的形成有其客觀原因,也為我國的高速發展作出了貢獻。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到新階段,“人口紅利”、資源消耗都亮起紅燈,生態環境壓力越來越大,以質的提升取代量的擴張越來越迫在眉睫。不僅如此,在國際分工中,發達國家往往將附加值最小的裝配、粗加工等低端技術轉移到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國家,而將核心技術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跨國公司通過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把大部分的利潤拿走了,留給我們的只有在裝配和資源消耗中實現的可憐的一點增值利潤。靠這點增值利潤,經濟規模再大,也難以擺脫“打工”的尷尬。
班固在《漢書》中說:“與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勝也。”如果不扼住人家的喉嚨而按他的背,就不能獲得全勝。科技領域就是一個無形的競技場,擁有核心技術就等于身懷絕技。任何一個產業如果核心技術不在自己手里,就會有不測之危。如果在重點領域和重要產業中不建立起自己的技術體系,不掌握核心技術,哪怕我們已經積累了比較雄厚的經濟基礎和產業規模,經濟發展也仍然沒有主動權,就會受制于人。掌握核心技術,成為科技競爭新規則的重要制定者、新賽場的重要主導者,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推進科技創新,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須向改革要動力。習總書記指出: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我國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點燃這個新引擎必不可少的點火系。我們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完善點火系,把創新驅動的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比如長期以來,作為創新密集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總是和市場之間隔著一堵無形的墻。要破除這堵“墻”,必須堅持開放創新,讓市場需求與研究人員對接,讓社會資源集聚到科研機構的研發中去。當然,科學和技術既密切關聯又有“體用”之別。技術成果是“用”,技術發明可以立竿見影、效益立現;而科學研究是“體”,需要“板凳干坐十年冷”的堅韌。對待科技工作者,要因任務而異、因領域而異,切忌急功近利、揠苗助長,不尊重科學規律。
馬克思說過:“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艱險沿著崎嶇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一場偉大的攀登、一場激烈的競技。核心技術就是我們攀登的階梯、競技的本領。讓我們在習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指引下,將我國的“人力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創新、創新、再創新,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和無盡的創新動力。(慎海雄)
- 上一篇:
- 下一篇:


